我们也不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假装问题不存在,继续高碳排放的生活巴西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有利条件。
苏伟说,中方认为,如果希望坎昆气候大会取得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最根本一条还是需要坚持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能够做到以公约及其议定书两个工作组作为谈判主渠道,能够以工作组主席提交的案文为依据,同时在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等原则方面吸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一些教训。苏伟表示,主要经济体论坛本身并不就气候变化核心问题进行谈判,而只是个交换意见、增进了解、梳理各方立场的平台,为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两个工作组谈判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苏伟指出,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分歧主要还是传统上大的问题,如减排问题、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贯穿年底坎昆气候大会的一个最重要任务是,使《哥本哈根协议》中体现的原则性共识变成公约及其议定书两个工作组谈判的案文,也就是用《哥本哈根协议》的政治共识解决谈判案文当中依然存在的分歧问题。会议确认了按照巴厘路线图确定的方向继续开展谈判,确认了公约及其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同时开展双轨机制谈判以解决有关问题,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但要真正实现巴厘路线图授权和确定的任务可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苏伟表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落实公约和议定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他说:只有在公约及其议定书下的谈判才是最具合法性、最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机制,其结果也能够体现全世界最根本的利益,在今后谈判中应当继续坚持。
苏伟表示,主要经济体论坛本身并不就气候变化核心问题进行谈判,而只是个交换意见、增进了解、梳理各方立场的平台,为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两个工作组谈判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联合国机制下的气候变化谈判才最具有合法性和广泛参与性,也是任何其他机制不能取代的。除宣言外,三国还签订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协议。
在摆脱金融危机问题上,三国领导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携起手来,共同为一个持续而平衡的恢复结果努力。《巴西利亚宣言》还涉及了互联网管理、知识产权和妇女权益等问题,并提出将利用三国共同建立的基金支援海地重建要求被检查单位就执行本条例规定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但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维修单位为了维修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年度生产、使用和进出口配额总量,并予以公告。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不需要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其他情形。条例指出,拒绝、阻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和公布《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条例指出,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实验室为了实验分析少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年度生产、使用配额总量和申请单位生产、使用相应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业绩情况,核定申请单位下一年度的生产配额或者使用配额,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下一年度的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予以公告,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申请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传出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实施检疫的。
扣押、查封违法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生产设备、设施、原料及产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指出,国家对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予以控制,并实行名录管理。进入被检查单位的生产、经营、储存场所进行调查和取证。
该条例包括41条,是为了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的。条例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于每年10月31日前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书面申请下一年度的生产配额或者使用配额,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责令被检查单位停止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进出口列入《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进出口配额,领取进出口审批单,并提交拟进出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品种、数量、来源、用途等情况的材料。条例指出,国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573号国务院令,公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新华社16日受权播发了这一条例。
条例指出,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条例指出,国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要求被检查单位就执行本条例规定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进入被检查单位的生产、经营、储存场所进行调查和取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和公布《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条例指出,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年度生产、使用配额总量和申请单位生产、使用相应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业绩情况,核定申请单位下一年度的生产配额或者使用配额,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下一年度的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予以公告,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申请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条例指出,拒绝、阻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新华社16日受权播发了这一条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年度生产、使用和进出口配额总量,并予以公告。
扣押、查封违法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生产设备、设施、原料及产品。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573号国务院令,公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不需要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其他情形。进出口列入《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进出口配额,领取进出口审批单,并提交拟进出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品种、数量、来源、用途等情况的材料。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实验室为了实验分析少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条例指出,国家对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予以控制,并实行名录管理。条例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于每年10月31日前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书面申请下一年度的生产配额或者使用配额,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责令被检查单位停止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